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房颤治疗新手段|三维脉冲消融新技术在郑大一附院全面应用

河南健康网 2025-04-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50

  

       4月18日,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张金盈、刘刚琼教授团队,东院区陶海龙教授团队同期进行了CARTO指导三维脉冲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并取得良好效果。据悉,郑大一附院是国内首批利用此技术的单位之一(全国首批仅十家单位),标志着该院心律失常团队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随着消融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治疗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复发率和并发症逐渐下降,更多的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消融技术作为一部分房颤患者的首选,推荐级别达到I类推荐,A级证据。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因为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得到根治,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房颤的消融技术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热消融(射频消融)、冷消融(冷冻球囊技术消融)和脉冲消融。射频消融是最早应用于临床也是最常用的消融技术,但是由于医生学习曲线长,手术时间长等因素,远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房颤人群数量。因此,操作简化、手术时间短的脉冲消融更能满足目前的医疗现况。

  心血管内科医学部病区主任刘刚琼教授介绍说:CARTO三维脉冲消融技术较二维脉冲消融技术更精准,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腔内超声实时监护,精准显示导管位置与心脏组织的贴靠,量化消融标记消融灶,能显著提高脉冲消融的成功率,同时可以脱离射线,降低医患的辐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也极大缩短手术时间,一台阵发房颤半个小时就做完了,这在导管射频消融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心血管内科医学部主任张金盈教授说:2024年初河南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我省首个专门的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机构,研究院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旨在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强大的科研支撑和临床服务,着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产学研防一体的创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医学研究平台。通过一年多的专业整合,学科细化,突出优势,我院心律失常亚专业已跻身国内一流水平行列,包括河医院区刘刚琼教授团队、张彦周教授团队,东院区陶海龙教授团队和南院区陈英伟教授团队。团队精准锚定临床诊疗中的"卡脖子"难题,以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新技术新业务研发应用,为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