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只是腰疼,怎么查出肿瘤了?警惕藏在腰部的“定时炸弹”

河南健康网 2025-04-0810290

  “医生,我最近总是腰疼,以为就是坐太久、累着了,怎么……查出来是肿瘤?”

  31岁的张女士原本只是想例行拍个片子,结果却让她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她被诊断为腹膜后神经鞘瘤。

  看起来温和 实则不好惹

  2年前,张女士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轻微腰痛。她以为是工作久坐引起的“小问题”,疼痛时轻时重、间歇发作,每次休息后都会缓解,所以并未放在心上。直到今年1月,腰痛明显加重。她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接受了腰部核磁检查。结果显示:腰4椎体右侧旁出现一个可疑占位病变,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但因无明显症状,她决定暂时观察。

  然而,随着疼痛变得更频繁、更难缓解,张女士决定前往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了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英俊寻求进一步诊断。 

  经过详细检查,可疑占位病变明确为腹膜后神经鞘瘤。大小约为8cm,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刘英俊医生告诉她:“肿瘤位置特殊,需要手术,但手术有一定风险。”

  刘英俊解释:神经鞘就像包裹在神经外面的一层“外衣”,它保护着神经,让神经信号能够顺畅地传递。而神经鞘瘤,就是这层“外衣”出了点“小毛病”,细胞开始不受控制地增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肿块。大多数神经鞘瘤属于良性,不转移、不扩散,甚至有些患者一辈子都可能“带瘤生存”。但一旦长错位置,出现症状就需要手术治疗。

  长在“危险地段” 下腔静脉 + 脊柱 = 高风险组合

  肿瘤位于腰椎右侧,紧贴下腔静脉和脊柱神经丛——两个非常敏感、关键的位置: 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脉血管,负责将下半身的血液送回心脏,一旦出血,极难控制; 脊柱神经丛主导下肢活动和感觉,一旦损伤,可能引发麻木、无力、甚至瘫痪或失禁。

  此外,肿瘤周围布满椎旁静脉丛和动脉网,手术中极易出血,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正如刘英俊所说:“做这类手术,就像在高压电缆和油管之间拆炸弹,容不得半点失误。”尽管手术风险不小,但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更加严重。权衡利弊后,张女士决定接受手术。

  精准拆弹 从“找到它”到“拿掉它”

  刘英俊团队为张女士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足了准备。手术当天,刘英俊仔细寻找肿瘤位置,20分钟后,他精准定位到肿瘤:大小约8厘米,紧贴下腔静脉,将其右侧壁顶起。 刘英俊医生使用超声刀,一点点分离肿瘤与下腔静脉和脊柱的粘连处;小心保护周围结构,包括输尿管、性腺血管和十二指肠,最终,完整切除肿瘤,历时4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张女士恢复良好,5天后顺利出院。

  良性≠放松警惕 沉默生长更要小心

  刘英俊说:“很多人一听良性,就松了口气。但神经鞘瘤的危险恰恰在于它不痛不痒,却悄悄长大。”。

  初期可能只是腰部轻微疼痛;中期会压迫神经,导致麻木、腿脚无力、甚至大小便异常;严重时,压迫血管,可能引发水肿、静脉回流障碍,甚至肺栓塞。

  刘英俊提醒:及早发现、合理评估、科学治疗,是避免悲剧的关键。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