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2岁女童心脏“重启” 河南省儿童医院植入最小年龄心脏起搏器

河南健康网 2025-02-2048073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2岁12公斤女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这是该院完成的最小年龄、最小体重心内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案例。

  2岁女童突发抽搐 心率不足正常儿童一半

  深夜,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到了一通来自外省的急救电话——2岁女童小雨(化名)因突发抽搐、心率骤降至40次/分钟命悬一线。跨越数百公里的生死救援就此展开。

  据心血管内科主任王芳洁回忆,患儿突然抽搐,送到当地医院发现心率只有40次/分,正常幼儿心率应在80—100次/分钟,小雨当时心脏已处于“半罢工”状态。而根据当地医院发来的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意味着此时患儿心脏房室传导电信号完全中断,随时可能因脑缺氧或心脏骤停死亡。

  时间不等人,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迅速派出120团队,救护车疾驰几百公里,一路上,王芳洁远程指导随车医生,并使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帮助小雨维持心率。

  抵达医院后小雨被紧急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替代“瘫痪”的心电系统。临时起搏器就像给心脏插上临时“充电宝”,能够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术前MDT筑起生命防线

  完善检查和一段时间的用药后,小雨心脏自主功能未能恢复,留给她的只有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这一条路。然而面对仅2岁体重12公斤的患儿,手术困难重重。

  起搏器一般安装在皮下左侧锁骨下方,而小雨由于年龄太小,其皮下空间相比成人要小很多,这需要精准计算起搏器的囊袋尺寸。第二方面幼儿心室壁薄,起搏器的电极想固定在上面犹如“豆腐上绣花”,这都需要非常高超的手术操作技巧。

  院长张杰了解到患儿情况后,立即集结心血管内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超声医学科、胸心外科、外科监护室、内科监护室等多个科室专家,开展术前MDT会诊。各科室专家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为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详细的预案。

  京豫专家联手为患儿植入永久“心脏指挥官”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特聘主任吕震宇时刻关注患儿情况,与河南专家共同为小雨完成本次手术。术中,面对小雨纤细的腋静脉,手术团队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技术,穿刺针在屏幕上的血管横截面中稳稳推进,一次穿刺成功。当电极导线抵达心脏后,吕震宇将其在心脏内精心盘绕出两圈弧形。这是儿童起搏器植入的特殊处理,盘绕的导线可随孩子身高增长自然伸展,避免了未来因身体发育导致导线牵拉脱位。整台手术历经2个小时顺利完成,除了手术团队的熟练配合,也得益于术前MDT团队的充足的预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这种疑难手术的术前MDT已经常态化。目前小雨已痊愈出院,心率在永久起搏器的支持下也维持在了正常水平。王芳洁表示:“虽然需终身携带起搏器,但孩子能正常跑跳上学。”这是河南省儿童医院完成的最小体重心内膜心脏起搏器植入案例,随着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的深度合作,越来越多的北京专家来到河南,坐诊、查房,让疑难重症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避免长途奔波之苦。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