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一天一半时间房颤 看如何为右肺全切患者恢复正常心跳

河南健康网 2024-10-1425248

  58岁的李先生(化名)10年前因“肺癌”做过右肺全切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年前开始间断心悸,近期3个月逐渐加重,无法忍受的李先生20天前发病时在当地医院做了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李先生说自己一天24小时内有一半时间都是房颤,心慌胸闷症状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李先生来到郑大一附院,找到了河医院区心血管内科刘刚琼主任医师。

  了解患者病情后,刘刚琼教授建议他完善相关检查,看能否进一步用手术根治房颤。据刘刚琼介绍,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可以首选射频消融来治疗,这个是目前各大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推荐的。但是此患者情况特殊,是个右肺全切的病人,心脏显著移位,由胸骨后偏移到右侧去了,导致手术部位选择上存在几个难点:一是入路困难,当下腔静脉向右心房移行时,是否有很大角度的偏移是很影响手术工具进入心房内的;二是房间隔穿刺困难,因为位置的偏移,传统的解剖标志全部变化,在二维影像下难以完成;三是冠状窦( CS)电极放置困难,有可能冠状窦口位置有夹角有偏移;四是心房位置扭转角度大,基本上是顺时针方向转位近90度,在建模和导管消融操作上都存在困难。

  根据以上问题,刘刚琼主任团队和张彦周主任团队共同对李先生进行了全面评估,详细分析病史资料,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决定实施局麻下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手术。9月24日,手术当天,趁着李先生房颤发作时,所有工作人员穿上铅衣,在传统X射线和腔内超声结合下,第一步用超滑导丝由下腔送入右心房,作为探测是否有严重扭曲的情况,此过程顺利,导丝顺利进入右心房及上腔内,让在场人员松了一口气;第二步是用一根鞘管送入冠状窦( CS)电极,经过仔细反复尝试,也最终放置好了。在两大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李先生的手术在一步步推进,最难过的一关就是房间隔穿刺,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都严阵以待。

  在腔内超声标测定位下,手术人员顺利找到卵圆窝的位置,把导管经未闭卵圆孔送入左心房。经过panterry建模(‌Panterry建模是一种用于建模二元比较数据的统计模型,通常用于分析对象或个体之间的成对比较的结果)后,在磁电双导航系统指导下,顺利进行了双侧肺静脉隔离,术中发现李先生心脏异常电位来自于右肺静脉残根,在右肺静脉隔离后房颤终止。术中发生房扑,标测到是来自于右侧心房大折返,继续三尖瓣峡部消融,房扑终止,患者心律恢复正常。后反复验证,未再诱发心动过速及房颤,手术顺利结束。

  术后,李先生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刘刚琼主任医师介绍,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几率偏大,其中心房颤动最为常见,在排除缺钾心衰等诱因的情况下,如果长期反复发作,有发生心房内血栓和心衰加重的风险,最好的方法是射频消融根治房颤,但是由于解剖位置变化较大,患者肺功能耐受性差,国内外并没有太多手术治疗的先例,都是长期服药。刘刚琼及张彦周主任团队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及精确评估后,成功实施了介入手术,并在术中找到房颤的促发灶来自于肺静脉切除后的残端,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增添了信心。这一高难度案例也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学部亚专科专业整合后实力提高的又一证据,专病专治,聚焦卡脖子难题,利用团队力量挑战高难度手术!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