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疾病资讯

疾病资讯

两眼上翻疑似癫痫,系统诊治却为“抽动”

河南健康网 2023-12-14435219

  来自于河南新乡的小峰,今年13岁,就读于当地中学七年级,平素性格开朗,彬彬有礼。家属诉5年前因一次长时间玩电竞游戏后,双眼出现不停的眨动,同时伴随有上翻的症状;这是不是“羊癫疯”呀?带着疑惑,家属先后带其至新乡及郑州多家医院就诊,给予颅脑核磁共振(MRI)平扫、脑电图、视力检测等多项检查,最后确诊为“抽动障碍”,先后口服中西药物1年余,症状未见明显减轻。伴随着心理及学业的双重压力,经人介绍,近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部,以期寻求系统的中西医诊治。

  1、那么,什么是“抽动障碍”呢?

  抽动障碍又称为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由自主的、突发的、快速的和反复的单一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时称之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rette综合征)。严重的抽动症状会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业和社交发展增添障碍,有可能增加情绪、心理及家庭的压力和负担。

  2、抽动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总的说来,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遗传的、生物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原因可以协同导致抽动症的发生。许多具有调控作用的化学物质(医学上称为神经递质)参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非常复杂,有的起兴奋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如果这些化学物质的平衡被打破,可以引发抽动症。例如,大脑内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多巴胺,能够调控大脑功能使躯体运动增多,它的功能强化会导致抽动症的发生。

  3、抽动障碍有哪些类型?

  (1)短暂性抽动障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持续时间短于1年。

  (2)持久(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是指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持续超过1年,但不会同时出现运动和发声两种情况。

  (3)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俗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和发声均有发作,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发生;抽动可能是反复的,但持续时间超过1年。抽动起病于18岁之前,并非是因为药物或者其他医学情况引起。

  4、抽动障碍会怎么发展?

  抽动障碍通常以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且以头面部多见;头面部中又以眨眼为最多见。症状发展的一般顺序是从头面部逐渐往下,至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典型的抽动通常出现在5-7岁年龄段,在8-12岁阶段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增加,大多数Tourette综合征患者在青春期后期都有改善,有些人不再有抽动。少数TS患者在成年后仍持续有严重的抽动。在发病早期,当患儿首发以眨眼及清嗓子症状时,常被误诊为结膜炎和慢性咽炎;当出现挤鼻或吸鼻时又易误诊为鼻炎,因此本病的误诊率极高。

  5、抽动障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影响?

  抽动症属于一种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躯体性健康。但是部分孩子由于抽动症出现心理负担、交往障碍,不敢或不愿和老师或朋友进行正常的互动和交往,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这是需要关注的。抽动症的孩子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或者抽动症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活动或说话,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对于不是特别严重的抽动障碍,家属或他人应不给予过多的关注,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另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或精神紧张等也可能会加重抽动障碍,因此,对于此类患儿,家长应注意患儿的劳逸结合,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不给予过度的精神压力。如果患儿的抽动障碍较重,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6、抽动症可以共患其他疾病

  研究发现约50%的抽动症患儿可以共患至少1种精神神经或行为障碍,约60%的抽动秽语综合症的患儿可共患2种或者2种以上疾病,常见的有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强迫行为/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抽动症的共患病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程度,影响患儿学习、社会适应、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增加困难和挑战。

  7、如何治疗抽动症?

  通过对抽动进行初步评估从而建立治疗计划,确定是否同时存在发生的心理-社会-行为问题,并明确每个问题所造成的损害。对于轻度的患儿,可先行或仅给予医学教育和心理支持,适当观察等待,并定期随访。中重度的抽动障碍的治疗原则同样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行为治疗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行为治疗是减轻抽动症状及其共患病、改善社会功能的有效手段,常见的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放松训练、正强化等。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会活动的中重度多动症儿童,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无法控制时,需要药物控制。目前常用的西药包括阿立哌唑、硫必利等,但因其存在远期疗效欠佳、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头痛、烦躁、睡眠中断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为家长所接受。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012年中国制定了中医药诊断和治疗临床指南,并于2019年更新了版本。抽动症属于中医学“抽搐”“肝风”“慢惊风”等范畴,其主要的病位为肝,肝风内动是抽动发生的关键发病机制。按照中医理论中各脏腑功能的阴阳失衡类型不同,中医诊断将抽动症患者分类为不同特定的亚型,主要有肝脾肾亏虚证和风火痰互结证,其治疗需要注重辨清阴阳虚实,以平肝息风、补益肝肾为主要治法。传统中医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针刺、耳穴压豆、推拿、穴位敷贴、小针刀治疗、刺络放血等。针刺在国内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可作为抽动症的有效替代疗法,且可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针刺穴位,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其治疗抽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广泛证实,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供稿: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部 张继伟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